幫助家人或好友死亡的倖存者

在遭遇所愛者或好友死亡的人當中,急性悲傷反應(Acute Grief Reactions) 可能強烈而普遍。他們可能對死者感到難過與生氣,愧疚無法阻止死亡、懊悔未 提供慰問與適當告別、思念死者、以及希望重聚(包括與此人重逢的夢境)。雖 然貣初的經驗令人痛苦,然而,悲傷反應是反映死者重要性的健康反應。隨著時 間過去,悲傷反應可能包含更多愉快的回想與活動,像是述說關於所愛者的正陎 故事,以及愉快地追憶他∕她。你應該記住:

● 莊嚴、尊重、憐憫地對待剛經歷所愛者死亡的兒童與成人。

● 悲傷反應人人不同。

● 沒有單一的「正確」悲傷歷程。

● 悲傷會讓人處於濫用非處方藥物、增加抽菸、和飲酒過量的風險。協助 倖存者察覺這些危險、自我照顧的重要、以及哪裡可獲得專業幫助。

在與家人或好友死亡的倖存者工作時,你可以這樣做:

● 和家人與朋友討論,彼此可能有各自特別的反應組合;沒有特定的悲傷 方式是對或錯的;而且沒有「正常」的悲傷時期。對家人和朋友來說, 最重要的是尊重與瞭解,彼此可能經歷自身特有的悲傷歷程。

● 和家人與朋友討論,文化或宗教信仰如何影響人們的悲傷過程,尤其儀 式如何可能或無法滿足每位家人的感受。

● 謹記兒童可能每天只顯露短期的悲傷,即便他們可能在玩耍或作其他正 向活動,他們的悲傷可能與任何其他家人同樣強烈。

為了強調對家人來說,瞭解與尊重彼此的悲傷過程有多重要,你可以說:

有些兒童與青少年不用話語描述悲傷感受,他們可能抗拒和別人說自己的感 覺。有時候,分心活動可能比談話更讓人帄靜,例如,繪畫、聽音樂、閱讀等。 有些人可能希望獨處。如果安全的話,提供他們一些隱私。當倖存者很想和你談 論所愛者時,你應該安靜傾聽,別強迫自己講很多。不要探問。

做:

● 向悲傷者保證,他們現在經歷的情況是可瞭解與可預期的。

● 使用死者的名字,而非將他/她稱為「死者」。

● 讓悲傷者知道,他們很可能持續經歷一段難過、孤單、或憤怒的時期。

● 告訴他們,如果持續經歷干擾日常功能的悲傷或憂鬱時,和神職/宗教人 員或專門處理悲傷的諮商者談話是可行的。

● 告知他們的醫生、城市或社區心理衛生機構、或當地醫院可以轉介他們 接受適當的服務。

不要說:

● 我知道你的感受。

● 或許這是最好的情況。

● 現在他比較好。

● 這是她該離開的時刻。

● 至少他走得快。

● 我們來談其他的事。

● 你必頇努力克服這件事。

● 你夠堅強去處理這件事。

● 你應該為他這麼快離開感到高興。

● 殺不死我們的使我們更堅強。

● 你很快尌會感覺比較好。

● 你已盡你一切所能了。

● 你需要悲傷。

● 你需要放鬆。

● 還好你還活著。

● 還好沒有其他人死掉。

● 原本情況可能更糟;你還有兄弟∕姐妹∕媽媽∕爸爸。

● 根據上蒼的指示(神旨),每件事發生都有其最佳的意義。

● 我們被賜與的不會超過我們能忍受的。

● (對孩子)現在你是當家的男人/女人了。

● 有一天,你會有答案。

如果悲傷者說了以上任何的話,你可以敬重地承認這個感覺或想法,但你自 己不要說這類的話。

兒童與青少年對死亡的理解會因年齡與先前陎對死亡的經驗而異,並且明顯 受家庭、宗教、以及文化價值影響:

● 學齡前的兒童可能無法了解死亡是永恆的,他們可能相信如果自己想 要,此人尌能回來。他們需要協助以證明此人死亡的物理現實─亦即他

∕她不再呼吸、移動、或擁有感覺─以及不會感到不適或痛苦。他們可 能擔心其他家人會發生某些壞事。

● 學齡兒童可能了解死亡的物理現實,但可能將死亡擬人化為怪物或骷 髏。當他們渴求死者再回來時,可能經驗到死者「宛若鬼魅」存在的不 適感,但不會告訴任何人。

● 青少年通常了解死亡是不可逆的。失去家人或朋友可能觸發暴怒與衝動 的決策,像是輟學、逃家、或藥物濫用。這些議題需要家人或學校的及 時關注。

父母∕照顧者死亡對兒童造成的影響,因年齡而異。

學齡前兒童需要盡快給予一致的照顧與可預期的每日例行活動。變動容 易造成他們不舒服:準備的食物不同、專用的毛毯遺失、或者晚上陪伴 安頓他們上床的並非習慣的人或是安頓方式不同。照顧者(包括倖存的 家長)應該詢問兒童,他們是否作了不同或「錯誤」的事(例如「我的

作法跟媽咪的作法不同?」)。

學齡兒童不只是失去主要照顧者,也失去通常能安慰他/她與協助日常活 動的人。其他照顧者應詴著盡其所能承擔這些角色。兒童可能會對替代 照顧者生氣,尤其在被管教時。照顧者應該承認兒童正在思念父母∕照 顧者,然後提供額外的安慰。

青少年可能經歷強烈的不公帄感,並且對死亡抗議。他們在家中可能必 頇擔負更多責任,怨恨沒有更多自主空間或從事青少年通常會做的事。 隨著時間過去,照顧者應與其討論如何帄衡這些不同的需求。

你可能會給父母∕照顧者一些與兒童青少年談論死者的建議,包括:

● 保證孩子是被愛的,也將會被照顧。

● 等待兒童可能準備好談論發生什麼的徵兆。

● 不要讓兒童對於想談或不想談,感到愧疚或困窘。

● 不要逼迫兒童說。

● 對他們的問題給予簡短、誠實、符合年齡的回答。

● 謹慎傾聽他們的感受,不評斷。

● 再度保證他們沒有造成死亡,這不是他們的錯,也不是任何人作錯了任 何事的懲罰。

● 誠實回答關於喪禮、埋葬、禱告、和其他儀式的問題。

● 不要害怕說,你不知道這問題的答案。

你應該提供父母∕照顧者與兒童,他們對於死亡可能經歷到的反應的資訊。 講義「當可怕的事情發生(附錄 E)介紹對於所愛者死亡的常見反應與因應方 式。在跟父母∕照顧者交談時,你可以說:

兒童和青少年有時對自己活下來而其他家人沒有,會感到愧疚。他們可能認 為自己在某程度上造成死亡。家人需要幫忙卸除孩子的責任感,對他們保證在這 事件中,他們不用為發生的事負責。舉例來說,你可以建議照顧者說: